专题研究

皇帝大婚,婚礼的极致

2019-04-29 23:01:19 10

640.jpg

    “吉服嘉礼 祥乐天工——宫囍·龙凤呈祥”非遗传承与发展论坛!

    这次论坛的召开,表示一直在筹备的“宫囍·龙凤呈祥”主题性综合文创项目正式拉开序幕!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同主题数字多媒体互动艺术展就会与大家见面喽!


现场展示了许多故宫元素的婚礼吉服、头饰,都是运用了多种非遗技艺的重工之作,把招财看得眼花缭乱,惊叹不已!就比如图一的这套,领口袖口披肩的绒是墩绣技艺,一针针堆成;图二全身的红丝是羽毛,是靠手工一根根绣上去……


婚礼研究


婚礼研究


婚礼研究


婚礼研究


婚礼研究


婚礼研究


婚礼研究


婚礼研究


惊叹之余告诉大家,这些精品都会在展览中与大家见面哒。在开展之前,招财先带大家了解一下皇帝大婚的礼仪,方便大家做观展攻略!

北京秉季婚道教育科技研究院

婚礼的极致——清代皇帝大婚礼仪

 

《礼记》中记载,男女婚姻要经过六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由于皇帝的地位特殊,所以皇帝大婚也是一场国家盛典,在步骤和实施上也不同寻常,需要隆重地祭拜天地神明,敬尊先祖高堂,诏告臣僚百姓。 

清入关后的10位皇帝中,在紫禁城中举行过大婚典礼的皇帝仅有顺治、康熙、同治、光绪4位。其中,光绪大婚的礼仪最为完备、资料最为齐全。

婚礼研究

婚礼研究

光绪皇帝与皇后叶赫那拉氏容像


参观一下光绪皇帝大婚的全程:

北京秉季婚道教育科技研究院 

婚前礼

纳采礼

 

清代皇帝大婚,皇后的选择通过选秀女的形式产生,并没有像民间的订婚程序,行纳采礼只是表明尊崇古礼。 

历代的纳采,男家都要向女家致以薄礼。清朝统治者尚武,纳采礼物与中原地区不同。光绪皇帝大婚的纳采礼物中主要有文马4匹、鞍辔10副、甲胄10副、缎100匹、布200匹以及金银茶筒等,却没有中原地区用雁代表妇从夫、顺阴阳的仪物。 

北京秉季婚道教育科技研究院

▲纳采命使

北京秉季婚道教育科技研究院

▲纳采使至皇后府邸

北京秉季婚道教育科技研究院

▲纳采宴

大婚各项礼仪举行的吉日、吉时由钦天监负责选定。光绪大婚的纳采礼定为光绪十四年十一月初二日午时。从此,隆重的大婚序幕正式揭开。

 

大征礼

 

传统婚礼中的“纳征礼”也称“纳币”,表明男女双方的婚事已成,男方需给女方家里大量的财物作为经济上的补偿。皇帝大婚改“纳征”为“大征”,以表明规模宏大。

 北京秉季婚道教育科技研究院

▲大征礼


大征礼物更加丰厚、贵重,比纳采礼物从数量到种类都多得多,不但有金银茶筒、银盆、绸缎、马匹等实物,而且还有巨额金银钱两。

 北京秉季婚道教育科技研究院

▲行大征礼队伍出东华门

北京秉季婚道教育科技研究院

▲皇后父跪迎大征使节宣制



婚成礼

册立礼

 

册立礼,就是授予皇后象征其地位的金册与金宝的仪式。

 

正月二十六日,光绪皇帝先派遣官员告祭于天地、太庙、奉先殿,然后到慈宁宫向慈禧皇太后行礼,告知将要迎娶新娘。

北京秉季婚道教育科技研究院

▲光绪帝向慈禧太后行礼

与此同时,太和殿前的典礼布置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盛典陈设自然相当隆重:

太和殿:殿内正中南向设节案,金册案西向,金宝案东向,殿前设皇帝的法驾卤簿,东西檐下设中和韶乐。丹墀中道左右陈列仗马。

太和门:设丹陛大乐于门内东西檐下,陈列步辇于太和门外,皇后凤舆于太和门阶下,皇后仪驾于太和门阶下直至午门外。

午门:陈列五辂于午门外,驯象于五辂之南。

北京秉季婚道教育科技研究院

▲册立皇后大典前太和殿广场陈设的卤薄仪仗

光绪帝向慈禧太后行过礼后,亲临太和殿阅视金册金宝,命使节持金节奉迎皇后。

正副使率领仪仗队伍出太和门,紧随其后的是盛放金册、金宝的龙亭。皇后的凤舆在16人抬护下,列在龙亭之后,一同出午门、大清门,前往皇后府邸。

 北京秉季婚道教育科技研究院

▲奉迎皇后凤舆出太和门

北京秉季婚道教育科技研究院

▲奉迎仪仗队伍至皇后府邸

皇后府邸早已作好了准备,正使先向皇后之父宣读迎娶皇后的制文,然后把金册金宝放在册案宝案上,引礼女官引导新皇后到拜位前,由侍仪女官向皇后宣读册文宝文,皇后接过金册金宝。

北京秉季婚道教育科技研究院

▲皇后父亲跪听册立女儿为皇后的制文

北京秉季婚道教育科技研究院

▲皇后之宝


最后,皇后行三跪三拜礼毕,册立大礼即告完成。等钦天监官报告子时吉时一到,皇后身着龙凤同合袍,正式坐上凤舆向皇宫进发。

奉迎礼

皇帝贵为天子,大婚不能“亲迎”,只派遣使节迎娶,称之为“奉迎”。册立礼结束后随即进行奉迎礼。

銮仪卫校尉把凤舆抬进内堂正中。皇后身着龙凤同合袍,头梳双髻,戴富贵绒花,福晋们用藏香熏一下凤舆和盖头,以便驱除邪气,然后请皇后手执苹果、金质双喜如意,搭上红盖头上轿。

北京秉季婚道教育科技研究院

▲红缎绣云蝠龙凤盖头

北京秉季婚道教育科技研究院

▲红绸绣龙凤同合袍

正使持节偕副使出,乘马先行。皇后之母率诸妇人送至凤舆前,皇后之父率子弟跪送于大门外。銮仪卫校尉抬起凤舆,提炉侍卫手持凤头提炉引导,太监左右扶舆,内大臣侍卫在后乘骑护从,向皇宫进发。由于是深夜,随行的人多手执宫灯,沿途也悬挂了大量的灯笼。

北京秉季婚道教育科技研究院 

▲皇后乘凤舆至大清门

皇后凤舆到乾清门时,光绪皇帝早已身着龙袍在乾清宫西暖阁等候,接着近支王公为光绪帝在乾清宫正殿结发,然后从后槅扇前往坤宁宫洞房等候。

北京秉季婚道教育科技研究院

▲皇后乘凤舆至乾清宫

寅时,凤舆迎到乾清宫阶下,在恭侍命妇的导迎下皇后走出凤舆。此时恭侍命妇接过皇后手中的苹果与金如意,同时又递给皇后一个宝瓶,宝瓶内装有珍珠、钱币等各种金银财宝。

北京秉季婚道教育科技研究院

▲金宝瓶

皇后怀抱宝瓶,进入乾清宫内,首先要跨过火盆,然后出乾清宫后槅扇门,改乘孔雀顶轿,由交泰殿前往皇后中宫坤宁宫东暖阁的洞房。

北京秉季婚道教育科技研究院

▲嵌珐琅火盆

北京秉季婚道教育科技研究院

▲嵌宝石桃皮喜字马鞍

在坤宁宫的门槛上还设有一个马鞍,马鞍下压着两个苹果,寓意平平安安,皇后要从上面跨过才能进入洞房。

北京秉季婚道教育科技研究院

▲交泰殿陈设册宝和孔雀顶轿

合卺礼

合卺礼在现代看来就是喝交杯酒,表示夫妻二人同饮共食,结为一体。这是婚礼中最为关键的礼仪,是婚礼中的高潮。

北京秉季婚道教育科技研究院

▲坤宁宫东暖阁

进入洞房后,帝后要坐在龙凤喜床上,面向正南方天喜方位,行坐帐礼,又称为坐床,寓意为祈求多子。接着,皇帝揭去皇后的盖头,皇帝居左、皇后居右坐在龙凤喜床上,一起吃半生的“子孙饽饽”,以寓意多生子嗣,繁衍万代。

北京秉季婚道教育科技研究院

▲坤宁宫洞房喜床

北京秉季婚道教育科技研究院

▲坤宁宫洞房内景

到了酉时,皇后开始与皇帝面对面坐在坤宁宫龙凤喜床下的合卺桌前,行合卺礼。御茶膳房预备好合卺宴,美味佳肴都放在坤宁宫外屋檐下以黄幕布罩起,随吃随进。同时,由结发的侍卫夫妇在洞房外用满语唱《交祝歌》,表达各种吉祥美好的祝愿。当晚,帝后在龙凤喜床上吃长寿面,以求白头偕老,福寿绵长。 

次日一早,福晋命妇等重新为皇后梳妆,准备祭神。此时皇后要穿上吉服——身着明黄色龙袍、八团龙褂,头戴凤钿,颈戴项圈、朝珠。

北京秉季婚道教育科技研究院

▲明黄绸绣八团五彩云蝠金龙女袷袍

北京秉季婚道教育科技研究院

▲石青缎绣八团五彩金万字地彩云蝠双金龙袷褂

北京秉季婚道教育科技研究院

▲银镀金嵌珠五凤钿尾

北京秉季婚道教育科技研究院

▲珊瑚喜字朝珠

皇后走出洞房,捧起一捆预先准备好的柴禾,交给结发萨满收存,以备祭祀时使用。皇后捧柴称为捧柴礼,象征妇道三日下厨房之意,又因“柴”与“财”谐音,亦寓意财源滚滚。

此时,在坤宁宫明殿早已摆好了天地神桌和喜神桌,其上摆神位、如意、苹果、金色香饼和香斗。天地桌向北,喜神桌向正南喜神方位,皇帝皇后依次到桌前上香,行三跪九叩礼,然后回洞房稍事休息,接着再向坤宁宫的西案、北案行三跪九叩礼。

北京秉季婚道教育科技研究院

▲红绸绣龙凤双喜拜垫

北京秉季婚道教育科技研究院

▲团圆膳食谱

拜神完毕后,帝后同在龙凤喜床上吃茶膳房预备的团圆膳,象征合和美满。

婚后礼

 

庙见礼 

洞房各礼行过之后,皇后须与皇帝一起去皇家的宗庙祭祀,称“庙见”,以求得祖先神灵的接纳。

婚礼研究

婚礼研究

▲寿皇殿更衣彩棚图

皇帝皇后首先要到供奉列祖圣容的寿皇殿祭拜上香,然后回到宫内,依次到供奉先皇、先后的各宫殿中上香行三跪九叩礼。

 

朝见礼

 

朝见礼于二月初二辰时举行,是皇后到慈宁宫向皇太后所行之礼。

北京秉季婚道教育科技研究院

▲银镀金累丝瓦嵌珠石如意

北京秉季婚道教育科技研究院

▲累丝金如意

皇后与妃嫔首先向慈禧太后递如意,取其最为吉祥之寓意,然后向皇太后捧觞献馔,以示侍奉唯谨。接着皇后向慈禧太后行三跪三叩礼,皇太后举酒举馔,皇后再行一跪一叩礼,然后即席举酒举馔。内监撤席,皇后再到拜位上行一跪一叩礼。

 

庆贺礼

 

二月初四日辰时行庆贺礼庆,以宣读贺表为主要内容。

 皇帝大婚是国家的重大庆典,宫廷中的庆贺礼属于国礼,王公大臣都要叩拜在丹陛之下进献贺表。

北京秉季婚道教育科技研究院

▲光绪皇帝率众至慈宁门进表庆贺

由于慈禧垂帘听政,光绪帝必须首先率王公大臣到慈宁宫进表庆贺,然后才可以御临太和殿接受王公大臣之进表庆贺。礼毕,御太和殿,王公百官上表庆贺,皇帝颁诏宣示天下。

 北京秉季婚道教育科技研究院

▲太和殿庆贺礼


颁诏礼


庆贺礼结束后,立即就开始行颁诏礼。即婚成后要向全国臣民发布诏书,使天下皆知。

 北京秉季婚道教育科技研究院

▲天安门颂诏

捧诏官将诏书放至天安门城楼的黄案上,然后宣诏官登上城楼,用满汉两种语言宣读诏书,文武百官于金水桥南排立,耆老领催等另站一队,面北行三跪九叩礼。

宣读完毕,捧诏官将诏书置于一朵金色祥云内,用彩绳悬系,并衔于金凤口中,放下城楼。礼部司官跪接诏书,然后送至礼部衙署设香案供奉,刊印颁行天下。

 

筵宴礼

 光绪皇帝的宴桌安排在太和殿内正中,筵宴的席次严格地依照等级制度安排。

 北京秉季婚道教育科技研究院

▲等级森严的筵宴席次

皇后的父亲率其族属先至慈宁门,向慈禧太后行三跪九叩礼,然后到太和殿丹陛东西面立。光绪皇帝来到太和殿升座,午门钟鼓齐鸣,中和韶乐奏响《会平之章》,銮仪卫鸣鞭三响,皇后的父亲及其亲属行三跪九叩礼,丹陛大乐奏《调平之章》。礼毕,皇后的父亲率其族属顺次进入座席,大宴开始。 

尚茶官先向光绪皇帝进奶茶,众人向皇帝行一叩头礼,然后皇帝令侍卫向与宴大臣分赐奶茶。茶宴结束后,再吃酒席,由进爵大臣先后为光绪帝、皇后的父亲、宗族以及参与宴会的大臣敬酒。

 北京秉季婚道教育科技研究院

▲筵宴礼

酒足饭饱,丹陛上进行以“武”著称的庆隆舞表演,与宴大臣则在大殿内跳起文舞——喜起舞,两两一对依次向皇帝进舞。最后表演蒙古乐曲、高丽筋斗、回子乐、粗缅甸乐等各项技艺。

 北京秉季婚道教育科技研究院

▲庆隆舞

舞乐结束,后父率其族属一跪三叩谢恩,礼部堂官向皇帝奏告筵宴礼成。鸣鞭三响,皇帝回到内廷,大婚礼仪的帷幕终于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