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研究

  • 家谱,被中国人丢了?

    家谱,被中国人丢了中国家谱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夫家有谱、州有志、国有史,其义一也”。在中国,家谱有约3000年历史,素来与国史、方志并称为三大历史文献。古语云:三世不修谱为不孝。家法坏,谱谍尚有遗风;谱谍坏,人家不知来处。故谱不可不修。古人说:“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中国人重孝道,最根本的是讲求慎终追远,饮水思源,不忘血脉传承,不忘祖宗先人。寻根问祖,是中国的文化传统,中国人自古重视家的根

    2019-04-26 12

  • 中国人辈分的起源——家谱

    我们每个人都有名字。人为什么要取一大名呢?古人讲名不正则言不顺,所以取名很重要。其实取名有很多套路,今天我们就说说取名的套路。先说第一个套路,叫家谱。中国最著名的家谱,应该是孔家的家谱。现在孔子家族最正的一支在台湾,现任族长是孔垂长先生,他是孔子的第七十九世孙,为什么知道是第七十九世孙呢?就是因为他们家有家谱。孔姓的人一见面,马上就能知道自己是哪一辈人。孔子到今天有两千五百年,这么长的时间里,各种

    2019-04-26 12

  • 揭秘中国家谱的历史变迁

    中国人重视家庭,重视家族。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家谱是影响人数最多、影响时间最长、影响面最广的书籍之一。家谱是人另一种意义上的“身份证”,一种证明自己家族归属的身份证明。根据记载族群的范围与家谱属性的不同,较常见的名称还有宗谱、族谱、家乘、家牒等。1早期的家谱汉代前记录王室贵族司马迁在《史记》中,较为详细地记录了五帝的世系和夏、商、周三代王室的世系。对于这些夏商及以前各朝世系的可靠性,过去学术界是有

    2019-04-26 7

  • 你家有家谱吗?

    从前有座城,城里有我家奶奶 爷爷 姑姑 舅舅 大妈他们都是谁,曾经做过啥,你都知道吗?城市越来越大,家却越来越小,家里老照片也随着岁月的流逝慢慢破旧褪色为了留住那份美好的记忆“家谱”成了解决这个问题的主要载体。家谱,流淌着家族的血脉?家谱,又称族谱、宗谱等。是一种以表谱形式,记载一个家族的世系繁衍及重要人物事迹的书。“夫家有谱、州有志、国有史,其义一也”。在中国,家谱有约3000年历史,素来与国史

    2019-04-26 19

  • 《家谱在婚礼上的应用》研修班开始报名了

    2019年4月21日中国北京突然召开一个有关家谱与婚礼的一个新闻发布会,婚庆行业或将无眠!于无声处听惊雷!一条很多人估计不太注意的信息,里面却包含深意!那就是《弘扬家谱文化、重视家谱传承》家谱在婚礼上应用新闻发布会,婚庆行业全国各地的领导大咖莅临现场,亲眼目睹本次新闻发布会。“家谱在婚礼上的应用”不仅集结号在北京已经吹响,连教材也已经编辑印刷完了。这说明,婚礼改革与婚俗文化传承制高点的战斗,正式打

    2019-07-02 8

  • 结婚可送“新家谱”,传统时尚相结合

    澳门路社区拟成立家谱文化志愿服务协会,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本报讯(记者 郑钦泽) 2015年12月18日下午,在澳门路社区召开新家谱研讨论证会。街道和社区相关领导、社区居民以及各行业代表16人参加了本次研讨会。新家谱是一种以家庭为基准单位,记录家庭变化的新型家谱。新家谱的作者杨乃琛先生对新家谱的价值和意义做了阐述,就新家谱推广的现实意义及其可能性展开广泛的讨论。家谱是记载某个姓氏家族子孙世系传承之书,

    2019-04-26 8

  • 家谱避讳与谱禁

    避讳的出现,大约是在二三千年前的周代,秦朝时正式确定下来,避讳之举盛行于唐代,最严格的却还是清代康雍乾时期,读书临文,皆须避讳,如有违犯,定惩不贷。除君主名讳的本字及读音相同或字形相近的字须避讳之外,外戚、异国主和大成至圣先师孔子的名字,以及父祖等尊者的名字也须避讳。避讳的方法通常是改字、改音、缺笔、空字和写“讳”字代替等。这种特殊的文化现象,一直充斥在辛亥革命以前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历代流传的文献之

    2019-04-26 9

  • 为什么续修家谱价值和意义十分重要?

    家谱,是以特殊的形式记载家族世系和事迹的历史图籍,其价值和意义十分重要。如果没有家谱,后辈或不明祖宗,三代之后世系无以传承。一、明辨祖宗世系传承家谱的基本功能是延续血脉亲情的载体,是孝道文化的重要体现。一部家谱记载着家族姓氏渊源、始祖源流、支派迁徙、人口变迁等,通过修家谱,可以明辨祖宗世系传承,寻根问祖,受到亲情教育。《家谱世系》二、重温先祖良好门风中国人有着朴素的祖先信仰,家谱反映着家族或宗族成

    2019-04-26 10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转至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