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研究

  • 中国婚礼发展史

    婚礼,在中国原为“昏礼”,是汉人一生礼仪——冠婚丧祭——中的一种,是属于汉传统文化精粹之一,婚聘之礼甚至可以追溯到甲骨文。3000多年前的周朝就已经有一套完整的“婚聘六礼”,婚礼是嘉礼的一种,载于儒教圣经《仪礼·士昏礼》《礼记·昏义》中,并且在《开皇律》《唐律》《宋刑统》《大明律》等历朝法典中得到推广,还通过吉凶宾军嘉五礼的传播影响了朝鲜、日本、越南等汉文化圈国家。儒教婚礼仪式贯彻神道设教

    2020-12-31 liubingji 10

  • 古代中国式婚礼 迎亲仪式具体的内容

    中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文化历史的东方古国。在几千年的文化长河中孕育出了一个又一个具有特色的习俗,中式婚礼就是极具中国传统文化特点的一种民俗。八抬大轿、仪仗开道、花轿迎亲、狮舞引门,选择中式婚礼的目的,是重拾近乎丢失了的华夏民族婚俗!到中国来举行一个传统的中式婚礼,将会让你深深地体会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了解中国文化的丰富内涵。通过中式婚礼,使普通老百姓及外国友人更加了解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使得年轻人

    2020-12-31 liubingji 3

  • 男人与女人的归宿是什么?

    男人与女人的归宿是什么?一、女孩为什么要出嫁?男孩子为什么不出嫁? 这就是社会,人多了,国家要有法律,要有规矩,几千前定下的规矩。 在文字创造时期,这个规矩就定了: 婚,婚,是指两个人的,最早见于甲骨文,指男娶女,黄昏举行喜宴,又引申为合法的配偶关系,是合规的。 娶,指男人取来一个女人。最早见于甲骨文 ,其本义为远古时代劫女为妻的抢亲风俗,后引申为男子迎娶新娘。“娶”是男子

    2020-12-07 liubingji 37

  • 中国婚俗 越演变越“变味儿”

    中华文明五千年,在文明的传承中,婚俗传统不断演变,有精简亦有陋化,在现代文明中,一些婚俗传统已然变质,渐渐衍变成陋习。结婚聘礼不断“水涨船高”是传统还是陋习?最近回家一直在看中国的法制史,当我看到西周的婚姻家庭制度的时候,想想一直延续的现在的聘礼制度便是源于此处吧。西周的结婚程序包括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 亲迎。好多人可能会不知道是什么意思,知道有这么一回事就行了。今天主要想说说,自己感觉

    2019-05-02 10

  • 婚礼已成为最大奢侈品 多国颁布奢华婚礼禁令

     “婚礼已成为最大的奢侈品。”德国《柏林日报》和西班牙“金融”网站近日不约而同用这样的标题来评论日益高涨的结婚费用。“金融”网站援引西班牙IE商学院与谷歌联合发布的《结婚白皮书》称,西班牙举办一次婚礼的平均花费为2.32万欧元,去年该国婚礼产业的产值达到了36.157亿欧元,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0.34%。  “到底是有情人终成眷属,还是有钱人终成眷属?”英国《每日邮报》日前的一份民调结果让很多青

    2019-05-02 8

  • 古代如何禁止婚礼大操大办

    导读:随着中共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全面贯彻落实,严禁婚丧嫁娶大操大办也备受全社会瞩目。中国的婚礼大操大办之风始于何时?如何操办?又是如何禁止婚礼大操大办奢侈之风的呢?…  先秦时期婚礼重人情不铺张  《礼记·郊特牲》记载“昏礼不贺,人之序也”  结婚是人生大事,举办婚礼也是人之常情。早在先秦时期,中国人就认识到了婚礼意义之重大。《礼记·郊特牲》称,“天地合,而后万物兴焉。夫昏礼,万世之始也取于异

    2019-05-02 48

  • 千年“奢侈品” 婚礼的沉浮

    导  读    近日,有调查显示中国人结婚成本30年增数千倍,在高昂的婚恋成本之下,年轻人结婚方式选择的两极分化日趋明显。一部分人选择啃老,另一部分则直接选择裸婚。  结婚本是男女双方最美好的事情,能够在一番海誓山盟后厮守终身,也是非常浪漫的仪式,但不知从何时开始,这种浪漫而虔诚的约定仪式已转换成嫁娶的面子仪式。从接亲到入洞房,婚礼上每一项“甜蜜因子”的背后都需要大笔

    2019-05-02 8

  • 构建中国婚俗文化《婚嫁五意》理论体系——刘秉季

    构建中国婚俗文化理论体系中国婚俗文化专业委员会刘秉季构建的《婚嫁五意》婚俗文化理论体系概述刘秉季,男,籍贯河南;现居住北京,主要研究中国婚俗文化核心《婚嫁五意》,并策划、执行特色婚俗文化旅游项目。主要研究婚俗文化,输出婚俗文化,策划婚俗文化项目,实现文化经济价值,树立文化自信、文化强国。例如:乡村旅游之婚庆旅游项目、婚俗文化产业园、婚俗文化风景区策划、婚恋小镇、爱情小镇、民俗小镇、婚俗文化博物馆的

    2019-04-05 128

上一页12下一页 转至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