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湿地让爱永恒——中国(齐齐哈尔)扎龙国际婚礼文化节嘉宾专访
大美湿地让爱永恒
——中国(齐齐哈尔)扎龙国际婚礼文化节嘉宾专访
“扎龙婚礼节创意新颖独特”
——访中央媒体记者郝远征
大美湿地让爱永恒
黑龙江新闻网齐齐哈尔8月9日讯郝远征是国家一级摄影师,说起齐齐哈尔,说起扎龙,说起我们的扎龙国际婚礼文化节,郝远征告诉记者,他虽然初次来,首次参与这样的婚礼文化节,但感觉非常好,尤其刚下飞机,齐齐哈尔便给他留下了非常干净、现代的印象,空气也很清新。
郝远征说,在扎龙举办国际婚礼文化节,创意新颖独特,将鹤文化与婚礼文化相融合。具体操作中,要做好扎龙国际婚礼文化节宣传,要将其纳入日常宣传中来,广泛宣传,叫响齐齐哈尔扎龙国际婚礼文化节品牌,擦亮这张闪亮名片,让更多国内外朋友了解齐齐哈尔,了解扎龙大湿地,了解国际婚礼文化节,吸引大家更广泛地参与进来。
“新人永远留下美好回忆”
——访中央媒体编辑赵淳说起赵淳,她是我们齐齐哈尔的老朋友了,2012年,第一届扎龙国际婚礼文化节赵淳老师就参加了。
赵老师说,首届扎龙国际婚礼文化节给她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尤其中国国画艺术大师杨彦和非洲塞拉利昂共和国的姑娘艾达·杨夫妇给她留下深刻印象。
赵老师说,扎龙国际婚礼文化节不仅寓意深远,让许多新人多年以后再度回忆起这段往事的时候,都能很骄傲、荣幸地告诉后代,自己的婚礼是在中国齐齐哈尔扎龙湿地、扎龙国际婚礼文化节这样别具意义的地方举办的,更向人们传达一种绿色、环保、简约而不简单的理念。
“两届对比风格巨变”
——访中央媒体编辑李锋中央媒体编辑李锋
第一次来齐齐哈尔。8日上午,刚到会场,李锋就拿起相机边感受婚礼现场的喜庆氛围,边为现场一对对新人拍照。
李锋告诉记者,通过亲身感受,感觉为了办好本届扎龙国际婚礼文化节,主办方费了很大心思,形式比较新颖,第一届扎龙国际婚礼文化节,我没参加,但我看了很多视频,感觉跟上一届相比,风格变化很大,独具匠心,效果很好。特别是安排不同时期婚俗表演,感觉很新鲜,别说对老外了,对我个人来说也很新鲜。
整个活动都进行得很流畅,各方面的习惯、民俗都照顾得很到位。希望主办方能够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把扎龙国际婚礼文化节越办越好。本报记者张霞文/孙宇升摄
“让更多专家参与打造品牌”
——访全国妇联中国婚姻家庭研究会秘书长蒋月娥
我是第二次来到齐齐哈尔,这里的变化很大,这个城市非常美丽,天蓝水清,空气清新,被誉为丹顶鹤的故乡,历史名城,有非常厚重的历史文化和底蕴,这些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齐齐哈尔举办此次扎龙国际婚礼文化节也是一次对外交流、沟通的平台,这说明齐齐哈尔市委、市政府在发展经济建设的同时,还非常注重文化建设,打造鹤文化品牌。
蒋月娥希望,下一次扎龙国际婚礼文化节能够更深层次的挖掘和研究鹤文化,让更多的专家参与进来,共同研究鹤文化、研究开发婚庆市场的理念,推动婚庆市场健康有序的发展。
“做好婚庆市场大文章”
——访《中国婚庆》杂志执行主编、北京秉季婚道教育科技研究院院长刘秉季
我是第二次参加齐齐哈尔扎龙国际婚礼文化节,湛蓝的天空,美丽的丹顶鹤,,这些都让我感觉到这里是块宝地,从自然资源上来说,我认为齐齐哈尔的扎龙不逊色于巴厘岛,到巴厘岛可以看海,这里也同样有一片绿色(天然湿地芦苇荡)的海洋,齐齐哈尔依托扎龙的自然资源,创办国际婚礼文化节非常值得推荐。
刘秉季说,我国婚庆市场前景非常好,每年都要有几千亿的市场份额,大有文章可做,婚前的婚介市场、结婚的婚庆典礼、婚后的特色文化旅游,这些市场的开发都可以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刘秉季建议,扎龙国际婚礼文化节要多做些有中国元素在内的婚礼,让婚庆活动与地方文化相结合,打造独一无二的婚庆文化。见习记者侯宇玮本报记者于广翔文/摄
“丹顶鹤离我如此之近”
——访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记者关红妍关红妍
作为辽宁女孩,从未来过鹤城,对我市鹤文化不太了解,来之前特意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到,齐齐哈尔又名鹤乡,是丹顶鹤的故乡,扎龙湿地曾被评为最美湿地之一。当她踏足扎龙湿地那一刻,立即被大湿地的美景感染陶醉。她兴奋地告诉记者:真的太美了,天空蔚蓝,湖面波光粼粼,芦苇随风舞动,丹顶鹤轻灵飞过身边,离我如此之近,简直就像在梦境里一样,当时我就想我还会来看丹顶鹤。不同肤色的新人共同演绎着爱的故事,这是我看过的最美的婚礼画面,明年我还会来鹤城,还会来参加国际婚礼文化节,因为我和丹顶鹤仙子有个美丽约定。
“全世界的幸福是相同的”
——访刚果民主共和国驻华参赞王维丽
刚果民主共和国驻华参赞王维丽第一次来齐齐哈尔,她对记者说:“齐齐哈尔是非常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蓝天白云,城市整洁有序。坐在车里看到齐市人不论是骑自行车还是步行的,脸上都带着笑容,这就证明齐齐哈尔是一个充满欢乐的城市。”
王参赞告诉记者,扎龙国际婚礼文化节这个活动非常好,不但是各国婚礼风俗的融合,同时也是促进各国人民团结友爱的一种方式,并且婚礼是一件很神圣的事,有这么多人共同见证,让我看了都想穿上婚纱,上台跟他们一起接受见证,幸福是不分国界的,全世界的幸福都是相同的,如果你们以后有机会,我也欢迎你们到我们非洲大草原去举行婚礼。实习生周思羽本报记者路久宽文/孙宇升摄
“举行婚礼文化节这里最适合”
——访中国著名国画大师杨彦
在首届扎龙国际婚礼文化节中与鹤城结缘后,国画大师杨彦与妻子爱达·杨对鹤城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时隔两年,受邀参与扎龙国际婚礼文化节的杨彦再次来到鹤城,又一次陶醉在充满浪漫温馨的气氛中。
在杨彦眼中,齐齐哈尔是一个名副其实充满浪漫色彩的地方,并以一个艺术家的眼光对“齐齐哈尔”进行了深入的解读。在杨彦看来,“齐齐”就像是一对男女在跳舞,“哈”是恋人在拥抱接吻,“尔”则是寓意着恋人真正结合到一起,总结起来就是一对男女从相识,相知,相恋,直到走向婚姻的过程,同时,这里还栖息着象征忠贞爱情的丹顶鹤。故此,杨彦认为,齐齐哈尔是举办国际婚礼文化节再合适不过的地方。本报记者郑越文/摄
“新人梦与大自然完美结合”
——访上海市婚庆行业协会会长曹仲华
8月8日,在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蔚蓝的天空,一望无际的芦苇荡,展翅飞翔的丹顶鹤,见证了俄罗斯、韩国、塞拉利昂以及鹤城本土的近百对新人喜结连理。而第二次来到齐齐哈尔的上海市婚庆行业协会会长曹仲华也连连感叹这些年鹤城的变化之大。
曹会长曾在80年代时来过鹤城,参观了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曹会长告诉记者,当时的鹤城还没有现在的高楼大厦,道路也不是很宽阔,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也没形成规模,只有一处处的芦苇荡,而现在的鹤城美景让人沉醉,扎龙自然保护区更是让人印象深刻。曹会长说,婚礼就是为了圆“新人梦”,而为了体现新人们的文化、修养,婚礼也变得越来越多元化、更具主题性。扎龙国际婚礼文化节将“新人梦”与大自然融合在一起,让新婚夫妇享受婚礼幸福的同时,感受来自大自然的美好,我相信参加婚礼文化节的情侣们一辈子都不会忘记这个特殊的婚礼。本报记者马静文/摄
“城市发展又好又快”
——访中国妇女儿童事业发展中心婚庆部部长陆燕屏
曾参加过第一届扎龙国际婚礼文化节的中国妇女儿童事业发展中心婚庆部部长陆燕屏再次来到鹤城,陆部长告诉记者,鹤城的道路更宽了,城市建设更加美丽了,这座城市的发展又好又快。而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更是难得一见的湿地保护区,一望无际的芦苇荡和美丽的丹顶鹤都令我印象深刻,每每前往都意犹未尽。
谈起2012年首届婚礼文化节,陆部长笑着说,丹顶鹤寓意长寿、吉祥,而其“一夫一妻”制对爱情也赋予了忠贞、专一、长长久久的含义。在丹顶鹤的故乡举办婚礼文化节,打造鹤城独有品牌,将吸引更多外地甚至外国情侣来到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步入婚姻的殿堂。
“融合文化是鹤城的创新”
——访黑龙江省妇联副巡视员白锦禅
在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刚刚参加完扎龙国际婚礼文化节开幕式的白锦禅高兴地说,齐市连续举办两届扎龙国际婚礼文化节,使其成为展现齐齐哈尔市软实力,打造鹤城文化名片的一个好载体。
看到中外新人许下一生的爱情诺言,看到金婚、钻石婚的老人们用一生实践自己当初的诺言,白锦禅感受到了扎龙国际婚礼文化节背后弘扬人性中真、善、美的文化魅力。
白锦禅说,十八大以来,国家对家庭关系的稳定加大了关注力度,因为家庭就是组成社会的细胞,家庭的稳定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和谐。把鹤文化和婚礼文化进行融合,这是齐齐哈尔市的一项创新。
“愿鹤文化远播国际”
——访中俄友好协会秘书长刘群
作为中俄友好协会秘书长,从2012年起,刘群每一年都在为筹备扎龙国际婚礼文化节而努力。参加了两届扎龙国际婚礼文化节之后,她深切感受到了鹤城的变化,看到了扎龙国际婚礼文化节的成长。刘群说,1987年至1991年她在原齐齐哈尔市师范学院求学,齐齐哈尔市就是自己的第二故乡。二十多年之后重回第二故乡,她看到了齐齐哈尔市惊人的变化,不但城市发展建设有了巨大的进步,而且生态环境更加优美迷人。虽然扎龙国际婚礼文化节仅仅举办了两届,但是刘群已经感受到了文化节的全面提升,不仅规格提升了,规模扩大了,接待、筹备等一系列服务水平也全面提高。
刘群说,她愿意为扎龙国际婚礼文化节做出更多的贡献,让第二故乡的鹤文化、中华民族的婚礼文化远播到全世界。
“优美生态环境令人叫绝”
——访布拉戈维申斯克市组织局局长,俄方新人
代表团团长阿里别耶娃·拉丽萨·瓦列里耶芙娜阿里别耶娃·拉丽萨·瓦列里耶芙娜第一次来到齐齐哈尔市,就被这座城市的繁荣、美丽、友好而深深吸引。她说,当我8月6日乘车穿梭在齐齐哈尔市城区的时候,我看到了众多的建设工地,感受到了这座城市发展的勃勃生机。她说,齐齐哈尔在发展工业、经济、文化的同时,也非常重视生态,给象征着吉祥、美好的丹顶鹤提供了非常好的生活环境,这里的生态环境令人叫绝,令人印象深刻。
通过此次扎龙国际婚礼文化节,她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中国传统文化,了解了中国民间婚礼文化,同时也在这个平台上展现了俄罗斯的婚俗文化,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得到加强,两国人民的友谊得到加深。
“搭建中俄民间文化之桥”
——访白山市政府专家、阿穆尔新村
文化中心主任杰列先科·玛尔卡里塔第一次踏上齐齐哈尔的土地,杰列先科·玛尔卡里塔和她带领的6对俄罗斯白山市新人就感受到了鹤城人民的热情好客。她说,之前就听说这座城市有“绿色食品之都”的称号,但是当自己真正来到这座城市时,才发现鹤城名不虚传,有很多优良农作物出口到俄罗斯。
丹顶鹤在俄罗斯也是长寿鸟、吉祥鸟、爱情鸟的象征,我们的新人非常高兴来到中国齐齐哈尔参加扎龙国际婚礼文化节,对主办方在婚礼文化节的策划和筹备中所做的工作非常满意和感谢。
她希望,中俄双方都能以扎龙国际婚礼文化节为平台,搭建中俄民间文化之桥,也希望今后有更多类似的文化交流活动。
“回国后我要学习汉语”
——访阿穆尔州“天才青年”基金会副会长、
阿州新人代表团领队阿廖娜·努吉卡2012年,第一届扎龙国际婚礼文化节举办的时候,阿廖娜·努吉卡的母亲作为阿穆尔州“天才青年”基金会会长出席了文化节。从那时起,阿廖娜·努吉卡就对齐齐哈尔市和扎龙国际婚礼文化节产生了无限向往。
此次她带领阿穆尔州新人代表团来到齐齐哈尔市,不仅是圆了自己多年来的梦想,更在这个丹顶鹤的家乡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魅力,产生了回国后学习汉语的想法。
她说:“妈妈和我都参加了扎龙国际婚礼文化节,希望两国的友谊也能代代相传,更多的中俄两国青年能加强交流,让两国人民的友谊地久天长。”
“扎龙美景拍也拍不够”
——访阿穆尔州电视台记者瓦西里耶夫
8月8日,第二届中国(齐齐哈尔)扎龙国际婚礼文化节的开幕,让不少外国友人来到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俄罗斯阿穆尔州电视台记者瓦西里耶夫也被扎龙这片湿地所深深吸引。
在婚礼文化节现场,扛着摄像机的瓦西里耶夫忙前忙后地为新人们录像。今年54岁的瓦西里耶夫已经从事记者行业29年了,瓦西里耶夫告诉记者,来到鹤城后,发现鹤城城市很大,很整洁,天很蓝,空气很好,当到达了扎龙自然保护区,看到了难得一见的大湿地,自己更是不停地拿着录像机,将眼前的美景都拍摄下来,怎么拍也拍不够。瓦西里耶夫说,丹顶鹤的爱情从一而终,我相信来到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参加国际婚礼文化节的新人们,婚姻必将长久幸福。
实习生刘畅李丹莹见习记者胡文妍侯宇玮本报记者刘星文/摄